其實我們現(xiàn)在茅臺酒是因地得名,那么茅臺鎮(zhèn)這個名字又是怎么來的呢?
傳說和記載中,最早這里叫“馬桑灣”,由于這里馬桑樹漫山遍野,因此而得名。后來世居的濮僚部落在赤水河東岸發(fā)現(xiàn)了一股純凈的泉水,于是濮僚人砌了一口四方水井,方便來往行人飲用,深得人心,時間長了,人們便稱此地為“四方井”。
此后,沿河地帶人類活動頻繁,逐步開發(fā)利用,但唯有后街歷代濮人祭祀祖先的土臺上,長滿了茂盛的茅草。濮僚人在茅草臺上祭祀祖先,對先人表示尊敬,慣稱“茅臺”。后來還叫過“半邊橋”“云鼓鎮(zhèn)”“益鎮(zhèn)”等,但終因人們習慣難以改變,因而仍更名為“茅臺鎮(zhèn)”。
茅臺文化歷史悠久、博大精深,我們總結茅臺的歷史可以概括為16個字:始于秦漢,熟于唐宋,精于明清,尊于當代。
茅臺始于秦漢,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5年,當時司馬遷的《史記》中就記載到,漢史唐蒙出使南越,唐蒙在南越國的宴席上喝到了產自“鰼部”的枸醬酒,他覺得非常美味。
為取悅漢武帝,唐蒙特意繞道鰼部取枸醬作貢品獻給漢武帝,武帝飲后贊其“甘美之”,這就是茅臺酒歷史悠久,香從古來的最早見證。
茅臺酒熟于唐宋時期,唐宋時期是中國酒文化發(fā)展的鼎盛時期,這時的貴州已經成為全國聞名遐邇的酒鄉(xiāng),釀酒之風遍及民間。
在這個時期酒的需求量很大,對釀造技術和釀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取得了很大提高,已經開始用糧食制曲和谷物釀酒,當時貴州產的“風曲法酒“因質量上乘,聞名全國,連年進貢朝廷。
茅臺酒最興旺的時期是在明清時期,這背后也有一段歷史。我們今天的茅臺鎮(zhèn)在明清時期上也非常有名,當時為人所知的原因并不是釀酒,而是鹽運,自古貴州缺鹽,所使用的鹽都從四川運來,當時赤水河道并沒有疏通,川鹽如何到貴州呢?
在上一個中轉的碼頭,卸下之后,全靠人背馬駝的方式把鹽運到貴州各個地方,因當時交通不便利,所以就出現(xiàn)了專門背鹽、運鹽的“鹽巴佬”,大家現(xiàn)在到茅臺鎮(zhèn)可以看到背鹽、運鹽的雕塑,這其中就是有厚重的古鹽文化為背景建造的。
后來為了方便四川的鹽進入貴州,清乾隆十年,貴州總督張廣泗奏請朝廷,獲批疏通赤水河,當時水道一疏通,茅臺鎮(zhèn)就成了川鹽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,貴州三分之二的鹽都通過茅臺鎮(zhèn)中轉到各個地方,水路一暢通,八方商賈云集,運鹽的馬幫和船只絡繹不絕,市場異常的繁榮起來。
隨著鹽業(yè)的發(fā)展,酒業(yè)也興盛起來,茅臺酒隨鹽一道被馬幫運往外地,并逐漸名聲大振。
到了清道光年間,當時《遵義府志》記載,“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,所費山糧不下兩萬旦”,這就說明當時的茅臺鎮(zhèn)燒房林立,初具規(guī)模,我們從許多清代的詩人的詩中也是可以看到這種繁榮的景象,比如說“酒冠黔人國,鹽登赤虺河”、“家唯儲酒賣,船只載鹽多”這就是當時鹽業(yè)和酒業(yè)同時興旺發(fā)達的一種很好的見證。
一百年前,茅臺酒從貴州的赤水河畔出發(fā),車拉人背,跋涉千里,遠赴重洋,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用醇香征服了世界。
一百年間,茅臺酒親歷了現(xiàn)代中國幾乎所有重大歷史事件,見證了新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與騰飛,更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如今茅臺酒廠已從赤水河畔的小作坊發(fā)展成為如今千億級的大企業(yè)。茅臺在星光璀璨的中國民族工業(yè)品牌中,演繹了閃亮的奇跡,被譽為香飄五洲四海的中國名片。
茅臺文化,傳承著茅臺的歷史,牽系著茅臺的未來。讓我們共同承擔起傳播茅臺文化的責任,做一名合格的茅臺文化傳播者。
【酒廠直供價格表】
2023年茅臺酒(飛天53度)、茅臺1935、茅臺王子酒、茅臺迎賓酒
古壇老酒系列、美酒洞系列、古壇醬酒、古壇洞藏酒、封壇酒、原液酒
金醬系列、荷花酒、五星系列、肆拾玖坊、夜郎古酒、酣客、仁懷醬香酒
國臺國標系列、國臺十五年、釣魚臺系列、黔醉酒莊、多彩貴州酒
懷莊之醉系列、懷莊大單品、無憂酒、茅臺醇、珍品酒、華茅、賴茅、王茅
國吉祥系列、云漢春系列、黔國酒、省酒、天朝上品、貴州迎賓酒、生肖酒